太原市认定的技术转移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互联网 > 移动互联网

销售假冒口罩该当何罪?

2020/6/3 17:29:22 人评论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让口罩成为了“抢手货”,市场上曾一度出现供应短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限量供应的情况;与此同时,一些不良商家却动起了“歪脑筋”,把全民战“疫”视为商机,开始售卖“三无”口罩、假冒注册商标口罩、假冒“械字号”口罩等。  疫情期间,各地市场…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让口罩成为了“抢手货”,市场上曾一度出现供应短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限量供应的情况;与此同时,一些不良商家却动起了“歪脑筋”,把全民战“疫”视为商机,开始售卖“三无”口罩、假冒注册商标口罩、假冒“械字号”口罩等。

  疫情期间,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快速响应,纷纷加大执法力度,办理了一系列违法销售口罩的案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违法行为的处理上,某些案件可能面临同一个违法行为触犯商标法等多部法律规范且属于同一个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职权的法律规范竞合现象。下文中,笔者将对如何选择适用法律解决此类法律规范竞合现象,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违法行为的性质分析

  第一,售卖假冒“械字号”口罩的违法问题。根据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产品分类问题的通知》规定,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手术口罩被划为第二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医用口罩为二类医疗器械,销售二类医疗器械应当经有关部门备案后开展。因此,售卖假冒“械字号”口罩的行为属于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条所规定的经过备案才能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行为。同时,“械字号”指医疗器械或者保健作用的膏药等产品的批文批号,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相关批号的真实性。假冒“械字号”即在产品外包装上标称如“产品注册证编号:X械注准2019214044号”类似字样的相关批号,且未能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中查询到。所销售的假冒“械字号”口罩应视为属于自始未经注册的二类医疗器械,其行为属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条所规定的经营未经注册二类医疗器械的行为,应依据该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给予相应行政处罚。

  第二,售卖假冒注册商标口罩的违法问题。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口罩即销售的口罩外包装标注商标,但是经商标权利人鉴定,涉案产品商标为未经授权使用的情形,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应按照商标法第六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给予相应行政处罚。

  法律适用的取舍分析

  第一,解决法律法规竞合的必要性。销售假冒“械字号”及注册商标口罩的行为违反商标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同时符合各个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构成要件,属于销售未经注册二类医疗器械行为及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行为,针对同一违法行为同时违反多部法律规范的法律规范竞合现象,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机构改革后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领域较以往大幅扩展,相应的行政执法依据也随之增多,如在处理销售假冒“械字号”及注册商标口罩行为的案件中涉及的商标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都同属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此外,目前尚未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及省级层面通过立法或者规范性文件对销售假冒“械字号”及注册商标口罩的具体违法行为的法律规范竞合如何适用法律给予明确的规定。因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如何选择适用法律解决法律规范竞合现象,成为基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依法行政行为时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法律规范竞合中的法律适用分析。商标法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分属不同领域不同层级,是针对特定违法行为或者特定违法主体制定的法律规范,两者之间既不存在上位法与下位法的法律冲突,也不是同一机关制定的就同一领域的先后规定,“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后法优于先法”的法律适用原则不能直接照搬适用;从立法原意来看,商标法立足于保护与支持商标专用权、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有效竞争、保护合法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是规范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机制,重在保护私有合法权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则是对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活动及其监督管理,意在把好医疗器械使用的“源头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保护人民健康,侧重于行政管理效能,应属于对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活动的特别规定,属特别法,应优先适用;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商家哄抬口罩价格、销售假冒“械字号”及注册商标的口罩,这些行为既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会扰乱市场秩序,尤其是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供不应求时,可能会引发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恐慌,造成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

  综上,笔者认为,销售假冒“械字号”及注册商标口罩的行为宜定性为经营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从法律规范竞合中法律适用原则、适用范围及事件特殊性来看,适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更为妥当。(作者:孙建新、盛丰华,浙江省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知海星技术转移数据服务平台——基于市场建立的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数据评价评估体系、标准及科技金融创新服务载体,是山西省本土专业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资讯

  • 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球第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指出,2020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但国际专利申请量仍继续增长,并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疫情未能阻挡全球创新步伐。其中,中国申请量同比增长16.1%,继续保持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国家的好成绩。不过,国际商标…

    2021/3/12 15:00:29
  • 手机上装上它,人人都是室内设计师!

    家是让人尽情放松身心和享受愉悦的,而设计家的过程,也可以这样~自从买了新房子后,就再也没清闲过,一大堆事情都接踵而来。。得为新家做装修设计吧?得测量家里的每面墙、每个角落吧?得购置家具配饰来布置新家吧?而这一切可真的木有那么简单~但是。。现在好了!最近…

    2021/3/10 14:57:16
  • 全地形机器狗,穿着“轮滑”让你追不上的那种!

    比腿式机器人走得快,同时跨越障碍的能力又比轮式机器人强,关键还那么聪明和稳当!提到四足机器人,大多人想到的首先是售价折合53万软妹币的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狗SpotMini毫无疑问,创立于 1992 年的 波士顿动力是全世界腿足机器人的先驱者。但是吧,,,其实还有一个 完…

    2021/2/1 16:28:28
  •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0年主要工作数据显示——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亮眼”的知识产权统计数据,反映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2020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5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37.7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73.2万件;商标注册576.1万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

    2021/1/30 10:19:27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