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认定的技术转移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互联网 > 电子商务

多管齐下见成效 携手共治谋发展

2021/1/9 15:23:24 人评论

《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电商知识产权保护——  “2020年是电子商务‘奋发有为’的一年,是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强化保护’的一年,也是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研究‘探索深入’的一年。”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中…

《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电商知识产权保护——

  “2020年是电子商务‘奋发有为’的一年,是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强化保护’的一年,也是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研究‘探索深入’的一年。”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2020)》(下称《报告》),在《报告》引言部分用3个关键词,总结了一年来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亮点。 

  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第二次发布该主题报告,《报告》选取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作为分析样本,从“电商抗疫、强化保护、规范发展、跨境治理”4个方面,展现了2020年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与探索,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抗疫助农 强化保护有成效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电商企业主动担当,发挥自身优势,投身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中,为抗击疫情、支持复工复产、落实“六稳”“六保”起到了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数字化供应链打破农产品直销的困境,成为电商行业的亮点。我国电商企业通过帮助农民开网店、直播带货促销、产地直营等方式,帮助解决农产品因交通受阻或渠道商停工而出现滞销的困境,不少电商企业还设立了专门的抗疫助农专区。

  疫情初期,口罩等疫情防护用品短缺,我国电商企业发布“最严口罩禁令”,严厉查处涉嫌假冒伪劣、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等违规问题的商品和店铺。《报告》分析认为,我国政府、电商企业通过开展专项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多管齐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我国防疫用品市场稳定,树立了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标杆。

  加大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一项举措,契合我国电商领域实际需要。《报告》从“法治护航、平台自治、社会共治、智慧之治”等角度介绍了一年来电商知识产权保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政企合作、权利人合作、消费者等多元社会主体协同的社会共治,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出台多项政策等措施,提升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而电商企业积极作为,为构建电商领域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更完备的平台治理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商平台方面,阿里巴巴集团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P平台)是专门为商家提供知识产权快速服务的平台,IPP平台从身份、资质两方面入手对商家进行审核,对依法需要取得相关许可的店铺和商品,采取“人工必审”制度;京东的“红网”可对涉嫌山寨、侵权品牌的商品进行拦截;字节跳动的“灵石系统”可通过技术手段自动对比视频版权,快速发现侵权。

  “2020年,各电商企业切实履行平台义务,细化平台内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各大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权利人入驻数量不断提升,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韩秀成说。同时,《报告》指出,电商企业利用自身的数据调用、信息交流、数字技术应用等优势积极保护知识产权,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有利于促进社会创新。

  直面挑战 跨境电商需合作

  “通知-删除”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明确规定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要求电商平台在接到知识产权侵权通知后,对侵权商品及时采取下架等必要措施。

  《报告》分析认为,电商平台作为商业经营者,对每一个侵权通知作出准确判断成本投入较大。因此,《报告》建议政府部门加强知识产权数据的开放与整合,助力平台提高对相关权利信息鉴别能力和效率,形成信用监管协同治理的格局。

  直播、短视频成为当下电商平台带货的新形式,在助力脱贫、后疫情时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报告》指出,直播、短视频等卖货形式业态复杂,涉及多方利益,在出现问题后,主播与平台责任划分,流量等利益相关额度计算等问题仍待明确。《报告》建议,要充分利用现有法律规范,对各类问题审慎处理。电商平台在规则探索过程中,可以将治理规则细化,考虑与新业态发展融合,发挥好直播主体及平台自治和自律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对直播、短视频卖货的商业模式进行摸底,厘清不同主体的责任边界,构建并细化平台知识产权规则,设定针对直播、视频的投诉或举报通道,加强平台应对新业态电商知识产权问题快速处理的能力。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快速扩大,产业蓬勃发展。但繁荣背后,危机暗藏。《报告》指出,跨境电商也遭遇了制售假产业化、全球化态势的挑战与冲击,跨境打假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新课题。《报告》呼吁各国积极开展合作,携手探讨知识产权相关保护规则,确保跨境电商交易顺畅、知识产权保护得力。

  《报告》还对2020年11月发布的《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国家标准(下称《标准》)进行了探索解读,并指出《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将直接推动中国电子商务标准体系的完善,有效助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规范化,大力促进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为电子商务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韩秀成表示,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将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年度热点、讲好中国故事,继续研究编写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记者:李倩)


       知海星技术转移数据服务平台——基于市场建立的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数据评价评估体系、标准及科技金融创新服务载体,是山西省本土专业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资讯

  • 《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国家标准解读

    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牵头制定的《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2020年11月9日发布,该标准结合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发展实际,充分借鉴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已有经验,对推动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2020/11/30 16:02:32
  • “双11”购物,谨防专利宣传陷阱

    进入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季,各大商家绞尽脑汁为自家产品寻找卖点,科技含量无疑是其中独具分量的一个标签,而有专利加持更是增加了其含金量。当越来越多的产品宣称自己获得专利权,消费者如何才能辨别“实坑”与“真金”?  如何识别专利信息  专利申请号,是…

    2020/11/13 10:27:20
  • 微商管理软件“撞脸”,谁之过?

    近年来,由于微商的兴起,专门用于微商管理的软件开始出现并展现出可观的应用前景。然而,正是这样一款软件引发了一起百万索赔著作权案。因认为北京某小熊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某小熊公司)、广州某翼网络有限公司(下称某翼公司)、卓某祥推出的微商管理系统(下称被诉软件…

    2019/8/24 16:29:57
  • 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开展 运用“互联网+”高效处理侵权假冒举报投诉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完善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的水平,切实解决网购平台上的侵权假冒问题,从8月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组织开展为期4个月的电子商务

    2019/4/22 15:56:32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